返回
 首页  > 茶百科  > 茶百科

高山野生茶卖那么贵,凭什么?

发布时间:2019-05-10点击数: 1461

    

    到茶叶市场去买茶送人,包装很精美的大名鼎鼎的知名红茶,一斤也不过200-300元而已,可是有些高山野生红茶却动辄一斤上千甚至几千上万?凭什么?

 

 

    2018年,我在江西九江跟着当地人坐越野车到深山中去考察野生茶生长的地方,路上路况极差,坡陡路窄林深,平坦的路面是很稀有的,更多的是路上遍布的大石、深坑和水洼,我坐在彪悍地向前突突突横冲直撞的车上随着车身不停摇晃颠簸,一路提心吊胆,看着路边枝叶覆盖的深沟,我很担心下一秒会不会晃到里面去。旁边带着我去的人练过功夫,大刀金马老神在在安坐如山,安慰我不用担心因为前面开车的是老司机。 

    在惊魂四十多分钟后,到了目的地,前方是一片竹林,一阵风从林中穿过,竹叶抖动沙沙轻响,这时有人说野茶树就在林中。我抬头举目观瞧,看到远处竹林中确实有野茶树在竹叶中探出身影,我很怀疑这里能有多少野茶树能摘得多少茶叶。

  

 

要去到竹林中的野茶树边,还需要冒点险。我们踩着横在泥水中的树干上走过去,树干湿滑,就算再小心,还是有人踩滑进泥潭,弄得满脚满腿的泥巴,狼狈不堪。泥水坑边杂草丛生,时不时一脚下去,就见到泥水漫过鞋面,不中招基本是不可能的。不知道那些采茶工是怎么过去的。

总算进入林中,脚踩在硬地上,才觉得踏实、实在这样的字眼是真的可爱。竹林里野茶树确实不少,只是东一棵西一棵分散很开,散落在刺藤灌木杂草从中顽强地生长着,很费劲地凑近去看,野茶叶片有虫洞,也有红斑,也不时见到挂着的蜘蛛网。

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这不是采茶的季节,野茶树上芽头才刚刚冒点尖,还不到采摘的时候。这样不成规模的野茶树,要靠近都费工夫,更不要说采摘了,难度肯定很大。

 


一起去的当地人跟我说,到采茶季节的时候,那些采茶工每天很早上山来,上山两个小时下山两个小时,一天就算采个八九小时,也只能采5到6斤,每斤茶青可卖到六十多块钱(据说有的卖到200多一斤茶青)。我很感慨,为了赚这300多块钱,吃这么多苦,花这么多时间,流这么多汗水,如果有更好的活路,谁愿意去受这个罪。

2019年清明后,我去了江西九宫山,车开到半山腰停了下来,从这里开始徒步进山。当地人带我走了一条比较好走的山路进山,在泥泞的山路里爬高伏底地走了几十分钟,来到了800多米海拔的深山里,在一个向阳的坡面上我看到那里长着一片野茶树,当地人说像这种成片的野茶树在山林中是极少的,更多的是一棵棵零星散落林中。

 


我转头四望,看到至少有三个采茶工在远远的坡面上采茶,他们每人手提一个小袋子穿梭在野生茶树之间,采摘着幼嫩的芽叶。茶树周围就是茂密的草丛、矮树和刺藤,在这样的斜坡上我连站都觉得很难站得住,更不要说还要去采摘了。

我凑近身边的一棵野茶树仔细观瞧,茶芽极嫩,白绒满批,阳光照耀下娇嫩的芽头发出碧玉一般的光泽。我伸手出去将幼嫩的芽头一个个采摘下来,那肥壮的芽头在手心里面感觉很有份量,只是我采摘本领低微,忙活半天,也才只摘了一小捧。

 


这时一个采茶工从我身边走过,我问他每天能采摘多少野茶,他说一到采茶季节,这里每天很早就有人来摘,来晚了都摘不到的,一天忙个十几个小时也只能摘到六斤左右。

我从山里出来,泥泞的山路边不时见到牛粪,很难相信这么难走的路,怎么还有人将牛放养在这种地方,而牛又是怎么赶上来的?

走到山腰水泥路上,这个山凹处的路边停着一辆辆车,那是收茶的车子。采茶工采摘后送到这里,就有一堆收茶人跑上去收茶,这个季节的茶叶品质很高,采茶工手里的茶叶抢手的很。 

 


在江西最原始的深山里面,最纯粹的野生茶焕发着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野茶生长在高山密林里面,餐风饮露浴雪含霜,烂石枯枝腐叶就是它们的养料,野树繁花香果是它们香气的来源,阳光雨雾风雪锻造了它们的内质。

这些野茶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野茶树所产生的含氮物质和含碳物质的比例开始变化,含氮物质越来越高,含碳物质越来越低,自然所制出来的高山野生茶鲜爽度就越来越高,苦涩度就越来越低,这就是为什么端起的每一杯高山野生茶汤会我们感觉那么鲜爽好喝的原因。

可是随着野茶生长的海拔的升高,人要到达难度就大,更不要说采摘的难度了,真正的野生茶之所以如此稀少,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啊。

 


野生茶所生长的环境条件,是养在茶园里的茶树们得不到的。如果说茶园里的茶树是培育在温室里面的花朵,那高山里的野茶树则是奔跑在阳光地里的野孩子,两者虽然都健康美丽,但是野孩子却多了很多活力。

所以,如果你问我高山野生茶为什么卖这么贵,我说就应该这么贵。 

 

 

叶较瘦88

2019.5.10